讀經一:出 17:3-7
聖 詠:95:1-2,6-7,8-9
讀經二:羅 5:1-2,5-8
福 音:若望福音4:5-42

伸延閱讀:

《天主教教理》153,154,1257
梵二《論教會在現代世界》牧職憲章 GS 22
梵二《教會憲章》LG 16

教理主題:信仰是禮物

信仰是天主的恩賜,凡謙虛祈求的人便可得到。但尋覓的人必須用行動來配合,作出回應。我們如接受天主所賞賜的豐盛人生、就要離棄不義的生活,信從福音,分享基督的生命,以愛德彼此擔待。
慕道者報名參加慕道班,看似是自己主動敲門,尋覓人生意義。漸漸聖神會讓他們明白,信仰不單只是追求一種知識;更需要對創造萬物的主宰全然的信賴和交託、對真理的服從。這是一份天主作主動而善意的贈予,讓「聖神感動人心,使它歸向天主,開啓心目,賜給『眾人同意與信服真理的喜悦』」。(教理 153)

教會在四旬期的第三、四、五週為候洗者舉行考核傅油禮,意義深遠。如本週的三遍讀經,主題環繞著水及聖神,透過具體的描述,邀請信友和候洗者一起反省皈依的過程及洗禮的意義。勸勉信眾以悔改、更新的心情,妥當準備復活節的來臨。 在第一篇讀經中,梅瑟依照上主的吩咐,拿著棍杖,擊石出水,解救以色列子民在曠野飢渴之苦。選民的埋怨與梅瑟堅信而有力的行動成强烈的對比。「信的確是真正的人性行為,只有靠聖神的恩寵和祂內在的助佑,我們才能相信。」(教理 154)

在讀經二中,聖保祿宗徒闡釋:我們都是「因信成義」,意思是我們「因通過相信耶穌基督所帶來的恩寵而成義。」我們在未認識主時,備受各種貪慾和逸樂所奴役;是無罪的羔羊──基督,甘願順從天父的意旨,傾流寶血,為我們作贖價。耶穌基督是真人,祂以天主子(真天主)的身份進入人類歷史中,參與救恩行動,修補了我們因原罪與天主破損了的關係,賦予機會與天主和好,令我們「本著希望成為永生的繼承人」(參閲鐸 3:7),可以和祂一起親切地稱天主為「阿爸、父呀!」並領受聖神的護慰,由內而外煥然一新,獲享永恒的生命、分享天主的光榮。 (參GS22)
聖保祿宗徒强調這並不是我們本著義德所立的功勞,而是出於天父的憐憫,藉著聖神所施行的重生和更新的洗禮,救了我們。這證明天主是怎様的愛我們。(參閲鐸 3:5)許多徘徊在入門門檻的弟兄姊妹們,心中存著有這個疑問:「信主,在心中,不是已經足夠嗎?何須領洗入教?」

聖洗聖事的意義,在今天的福音中有詳細的表述。耶穌主動在井旁向無知的撒瑪黎雅婦人取水喝,逐步引導婦人認識活水,顯示自己就是一默西亞──人類的救主,令她明白只有這水在她內「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」(若 4:14),並帶出了皈依的真義。水泉就是活水,只有活水使人得到永生。「凡信從我的,從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。」意即信仰基督的人將要領受的聖神(若 7:38,39)。基督是獲得永生的唯一途徑,藉聖神的光照,人認識耶穌,從而認識天父對世人的慈愛。

基督主動打破宗教、文化、風俗的界限召叫撒瑪黎雅婦人,彰顯信德的功效,她對主耶穌的稱呼由「先生」、「先知」到驚覺眼前人就是默西亞。基督耶穌今天仍然超越時空,渴求迷途羔羊的皈依。梵二大公會議肯定天主拯救普世萬民的意願,天主給所有人(包括那些仍在自己宗教裡找尋真神的人),得到救恩所需要的恩寵,為叫世界藉著祂而獲救。(参閲LG 16)主親自肯定,人為獲得救恩,聖洗是必要的。祂也命令門徒向萬民宣講福音並為他們授洗。為那些已經聆聽到福音而可能要求聖洗聖事的人來說,為獲得救恩,洗禮是必要的。除了聖洗以外,教會不知道還有甚麼方法可確保人們能進入永恆的福樂;因此,教會小心翼翼,唯恐忽略主所託付的使命,讓所有能夠受洗的人都「由水和聖神重生」。天主把救恩與聖洗聖事緊密相連,但祂自己卻不受祂的聖事所束縛。(教理1257) 因此,我們每位接受洗禮的信徒,應懷著感恩的心情,以子女孺慕孝愛之情、捨棄舊我,不斷淨化、更新,以心神、真理朝拜天父;同時也要加入收割的福傳工程,一如丢下水桶的撒瑪黎雅婦人,為主作證,成為未信的人認識主耶穌的工具。撒瑪黎雅婦人的皈依過程,值得我們深思。

生活反思/實踐:
1. 撒瑪黎雅婦人與基督相遇後,急不及待告訴别人耶穌所説的一切,我們作為新教友/資深教友,有沒有這份熱忱、急切地將基督的喜訊傳給他人?

2. 請反思你曾在甚麼情景下與基督相遇,你相信祂此刻仍渴求你的回應、並給予你活水嗎?

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
2014年 3 月

資料參閱:Foundations in Faith (Catechist Manual Catechumenate Year A) by Bob Duggan, Carol Gura, et al.,
Resources for Christian Living, Allen, Texas, 1998.